骑行网 HZBIKE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松] 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成标准英文词组:很有意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1-6-16 00: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3 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成标准英文词组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03:3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当四川人发明了“standing flower”(占花)后,川式英语也开始不断出现在川菜菜谱的翻译中;
      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并吸引了8000多名成员,里边有超过2500条中式英语例子。
      当中国人发明了“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这个看起来有些雷人的词汇就带领着Chinglish(中式英语)一路前进。当四川人发明了“standing flower”(占花)后,川式英语也开始不断出现在川菜菜谱的翻译中。
      当中国人自嘲被中式英语雷得“里嫩外焦”时,说英语的外国人却开始发起了“拯救中式英语”的活动,在这些拥护中式英语的外国人眼中,英语字典邂逅中国语法,中式英语错得“韵味十足”。
      中式英语引国外追随者
      中式英语指的是那种语法不对、拼写错误带有中文习惯的英语,主要见之于中国许多地方的标牌。英国《卫报》报道说,这种语言风格在网络上吸引了一些狂热追随者,甚至有人专门探讨这种语言现象。不过,中式英语恐怕会被扼杀,因为上海**担心明年世博会期间中式英语可能会让循规蹈矩的外国游客尴尬,而发起了一场旨在纠正“离奇误译”的行动。
      在英国《卫报》的报道中称,美国社交类网站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语”小组,并吸引了8000多名成员,里边有超过2500条中式英语例子;而美国知名照片博客Flickr上的“中式英语之潭”,则有超过3000张有关中式英语的招牌类照片。
      瑞克是中式英语的坚定拥趸,他坚称,自己对中式英语的兴趣是出于“喜欢而非嘲笑”,大多数网民似乎也抱这样的态度,他们喜爱而不是鄙夷中式英语。
      将来老外也会用day day up
      今年,互联网上曾展开了一项“票选十大中式英语”调查,结果显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3417票高居榜首。面对这样的调查,有人称被中式英语雷得“里嫩外焦”,一些英语教师更是表示,很雷很无语。“奥运之前不是才清理过中式英语吗,怎么又重现江湖了?”
      有媒体统计,7成参加投票的网友表示赞成中式英语的使用,认为中式英语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传,将来老外也会这么用。有人愤愤不平:“可以有印度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大利亚式英语,为什么不能有中式英语?”有人甚至搬出了数据:全球语言监督会主席帕亚克曾对媒体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它现在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long time no see是标准英文词组
      在对待中式英语的态度上,一些外国人并没有觉得它们是严重的错误,他们的观点是:有趣,甚至有意义。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入乡随俗、受到使用者的影响,不管其母语使用者是否同意。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
      也有一些外国人指出,有些用在公共场合的中式英语不值得提倡。比如某市地铁内“先下后上、文明乘车”的翻译“After first under on, do riding with ci-vility”就有明显的网络机器翻译的痕迹。
      生硬的翻译确实会让刚来中国的老外们摸不着头脑,但在通晓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看来,这却是一种文化差异造成的有趣现象。
      最有趣的例子,是英语单词搭配中国语法,通常还有错误拼写,更让中式英语韵味十足。这些包括一些很奇怪的诗意般的语言———“这生锈开花的鞋被批准零并发Y营”(the rust embroidered shoes approve the zero concurrent y camp),其实原本是想表达“绣花鞋批零兼营”(Embroidered shoes Retail and Wholesale)。
      一位中文名为纪韶融的德国青年非常来劲,他还出了本名为《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语》的书。在纪韶融看来,如果以后有朋自远方到中国来,再也看不到“Wel-come to Presence”(欢迎光临)这样的中式英语,而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Welcome,那将是多么的索然无味。他还在著作里颇具善意地分析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他认为,不管是汉语拼音,还是中式英语,都是一种装饰,不必太认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1-6-16 00: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08:4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太自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2-1-15 04:4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3
    发表于 2009-9-3 09:08 | 只看该作者
    在99年录制的friends里就已经在说这个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5-14 08:5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4
    发表于 2009-9-3 09:46 | 只看该作者
    Long time这个词 仿佛久远之前就是正式用语了 最后一个欢迎光临到是没听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9-9-3 09:48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本身就是个根据环境而进化的过程。如果说中式英语让你觉不可理解的话,你可以去了解下西班牙语是怎么来的。

    波斯帝国攻占伊比利亚半岛后,一度出现整个国家两种语言的局面,一是波斯语,二就是原来的拉丁语。甚至教堂和清真寺也不分的,135 是清真寺,246是教堂。这种混乱的局面持续了200年以后,一种新的语言诞生了,一半的拉丁语,一半的波斯语,这就是现代的西班牙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2-1-15 04:4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6
    发表于 2009-9-3 10:32 | 只看该作者
    悍猫,你到底懂多少东西?
    我真想全挖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9-9-3 11:08 | 只看该作者
    没事多看看乱七八糟的杂志、书
    有兴趣的留点神,就行了

    这样聊天起来就给人博学广志的感觉了
    反正杂七杂八的东西,大多数人是不懂的,也不会刨根问底
    这是我的经验
    不过走马观花的知识,千万别卖弄过头了,要勇于承认学艺不深

    另外,多游历也是有好处的

    猫皇我估计大体也是这样,也不排除博学的可能

    近十年来,有电视,有电脑,看书极少,惭愧

    我们最佩服的一个老师,讲欧洲文明,把古埃及、古罗马、甚至沙皇都串联起来
    那是有功底的真学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9-9-3 11:14 | 只看该作者
    近十年,连电视都不看了啊
    不过电脑上还是有很多内容
    比如这个帖子让我知道西班牙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1-5-14 08:5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9
    发表于 2009-9-3 12:44 | 只看该作者
    S说得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9-9-3 17:2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最佩服的一个老师,讲欧洲文明,把古埃及、古罗马、甚至沙皇都串联起来
    那是有功底的真学识 ...
    SHN. 发表于 2009-9-3 11:08


    这个不仅仅是可以的,还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事情内部是有联系的。至少可以说明讲课的人自己已经有机的弄懂了几段历史互相之间的进程联系了。
    比如我今天在看哥伦布的故事,他的时代人们对地球表面大洋的这种理解,你就立即可以想到另外一个人 --- 亚历山大。这个欧洲最著名的战争狂,一直当年打到印度。因为听他老师柏拉图说,陆地的尽头就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当然这是现在的国名,当时也不知道叫什么)。但这个疯子打到印度,当地人居然对他说,陆地尽头?从这里过去你走几年也走不完啊!结果他知道不对了,这个概念是有错误的,就掉头回马其顿老家了。临走前在地上竖块碑,上面写着:“亚历山大大帝到此回头”。

    比如人类是如何发现大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以及被什么情势所逼迫才去找到了这种新的途径,和宗教、战争其实是同一个故事。

    没有奥斯曼土耳其(伊斯兰教)占领耶路撒冷,扼住了中亚的咽喉,欧洲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压力去另寻途径到亚洲找香料,也就不会出现15-17世纪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更不会出现日后的民族大迁徙。

    因此,如果说只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不谈耶路撒冷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占领的问题,还有宗教冲突,是讲不清楚的。

    而哥伦布在新大陆的一些所作所为也成为了日后美洲民主制度的开端,比如参众两院这种格局,就是由哥伦布那时候“总督派”和“国王派”两派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所演变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9-9-3 17:28 | 只看该作者
    亚历山大大帝当时最北面打到现今的哪个斯坦一带,就回头了。历史学家认为,他又是受到了当年的地理概念的约束,认为再过去就没有了。

    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就是他手下一员将军托勒密的后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9-9-3 17:29 | 只看该作者
    近十年,连电视都不看了啊
    不过电脑上还是有很多内容
    比如这个帖子让我知道西班牙语……
    seal_ever 发表于 2009-9-3 11:14


    西班牙语怎么来的,我是在杭州公交电视上的DISCOVERY 片子里看的,后来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到那一站下车了。蒙人就只能蒙到这里为止。(不过我本人看到的时候也很惊讶,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骑行网 HZBIKE  

    GMT+8, 2025-1-11 22:03 , Processed in 0.03884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