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1-12-12 20:20 |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
本帖最后由 陆码头 于 2012-11-23 10:46 编辑
“俗话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武康镇中利达花园40幢101室就有这样一个免费吃饭的地方——雨花斋,今年9月10日开始供应至今,吃的全是素食……”
11月20日,骑友“仙人指路”发在骑行网论坛上的这个帖子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带着好奇,11月21日,记者来到中利达花园实地体验了一番。
免费午餐真的有
在中利达花园40幢一单元楼下按响101室的门铃后,单元口的大门就自动打开了。走入雨花斋,工作人员躬身相迎,异口同声说道:“感恩吃素,欢迎光临”,显然是受过专门的训练。随即,工作人员端上了一个大碗和一小碗汤,大碗里有米饭和豆腐干丝、萝卜、青菜等多种蔬菜。吃饭的时候,记者还打量了一下这里的环境,发现屋内窗明几净,清洁优雅,桌椅都显得古色古香,墙上的电视机播放着提倡孝道的公益宣传片,还有一间屋子里摆放了一个书架,陈列着《弟子规》、《新世纪饮食与健康》、《护生时习手册》等书籍。
书法家李卫宁来这里品尝素食后,对这里的文化氛围赞不绝口。他说,推崇素食文化,提倡低碳环保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记者在这里遇到了八位来自武康群安社区的老奶奶,她们是首次来到雨花斋品尝素食晚餐。她们纷纷表示,吃素不仅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少杀生,让世界更加和谐。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德清雨花斋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义工,目前共有60多位,他们轮流来到这里负责采买、洗涮、烧饭烧菜等工作。他们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中午来到这里吃饭的客人大概有四五十人,晚餐可以预订,厨师会做出许多精致丰富的“美素”,适合七八个人聚餐。对于住得远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人同意的基础上,只要打来电话,他们还可以送饭菜上门。
一位老人的心愿
那么,雨花斋是怎么来到德清的呢?这还得从一位老人说起。
这位老人是建德的一位出家僧人——“上文下全长老”。他拿出了一生的积蓄,想开一家免费吃素的餐馆,因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戒杀吃素,同时,更多的生命也会免遭杀戮。
不久以后,这位老人的愿望实现了,他为素食店起名“雨花斋”。2011年中秋节,“雨花斋”正式成立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雨花斋,有些人爱上了素食,而有些则成为了雨花斋的义工。
今年初,武康的嵇先生和女儿、女婿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了雨花斋,从建德实地考察回来后,嵇先生毅然把自己位于武康中利达花园40幢101室的房子改造成了餐馆,把自家种在武康城山脚下的蔬菜每天运到这里,女儿也从单位辞职,专心致志做起了义工,德清雨花斋就这样开张了。据悉,目前雨花斋在全国已有九家,分别位于建德、德清、温州、盐城、北京、萧山、上海、汕头、乐山。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嵇先生和他的女儿都很低调,只称自己是“义工”,而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的名字。“我们首先力行‘节日食素’,旨在让那些原本对我们来说是喜庆日、狂欢日却因为比平日屠杀更多的动物而对它们来说如同灾难日的所有公众性节假日成为真正普天同庆、众生欢喜的日子,体悟‘和睦、仁慈、平等、自在’的生命品质对于每个生命的意义。”嵇先生说。
总厨不再做荤菜
蒋先生原先是某五星级大酒店的行政总厨,不久前,他从盐城的雨花斋来到德清,专门指导这里的厨师制作各式素菜美食。
“雨花斋的义工要经常上课,诵读《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弘扬孝道和仁爱之心。我以前做的大多是荤菜,自从成为雨花斋的一员后,我就再也不做荤菜了。”蒋先生说,雨花斋的运作完全依靠义工及不愿透露姓名的好心人的资助,大家自愿掏钱,有的客人在品尝了雨花斋的素食以后,也会把家里的米、油等物拿来捐助,或者干脆加入这里的义工队伍。他还特别提到了一位高三的学生。“他暑假里来这里吃过几次饭以后,就要求加入我们的义工队伍。我劝他要以学业为重,但他说,来这里也是学习。此后每逢周日,他都坚持来这里服务。”
杨女士也是在听了朋友的介绍、来这里吃饭以后成为雨花斋的义工的。她说,为了家人的健康,她现在也在家里大力倡导食素,“每餐基本上都是二素一荤。”而且倡导食素还能节约粮食,减少碳排放,因为“每公斤牛肉需要耗费8公斤的粮食才能长成”。
在德清雨花斋,记者还看到,工作人员每次吃饭前都要“端身正坐”、“整理衣冠”,还要背诵《感恩词》: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而在每位客人餐罢离去时,工作人员都要躬身相送并说道:“感恩吃素,请慢走。”蒋先生说,之所以要强调对客人注重礼仪,主要是为了让客人吃得有尊严,虽然他们吃的是免费的饭菜。
记者感觉,这虽然是礼仪培训的结果,但绝不是作秀,因为这是每一个雨花人对于选择素食者的发自肺腑的由衷感谢。
该贴已经同步到 陆码头的微博 |
-
5.jpg
(30.17 KB, 下载次数: 6)
|